关键词: 这里是您的关键词
SERVICE PHONE
0536-6063199
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SERVICE PHONE
0536-6063199

咨询热线

0536-6063199
地址:诸城市舜王街道工业园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新旭东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我国茶饮料包装机行业的存在问题与未来态势

发布时间:2014/11/20 点击量:
近年来,由于消费者的健康养生观念逐步增强,中国茶饮料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被誉为“新生代饮料”。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茶是一种高尚饮品,又是一种高科技产品。这是由于茶的功能和茶饮料本身的工艺要求所决定了的。作为一种天然的保健饮品,近年来在国际市场日渐走红,现代科技已攻破茶饮料生产技术中诸多难题,而包装和保藏就成为生产厂家必须十分重视的关键。

  茶饮料包装是吸引消费者购买和保证饮料品质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更由于人工工资的不断上涨,一些食品包装机械陆续应用于茶饮料包装中,一些茶饮料专用包装机械也相继问世,应用于生产。
包装形式的转换造就了一大批饮料灌装设备厂家、包材制造机械厂家。

  茶饮料包装现状

  据统计,全世界已在使用的茶饮料包装有(1)玻璃瓶、(2)金属易拉罐、(3)纸铝塑复合砖型利乐包、(4)聚酯瓶(PET,PEN)等。而国内主要是金属三片罐、利乐包和聚酯瓶(PET)。以下就目前使用三种包装之利弊作一分析:

  马口铁三片罐

  国内大多数茶饮料生产厂家都建了三片罐生产线,规格为320、350、385ml等。金属罐的优点是加工适应性强,损耗小,阻隔性优良、包装印刷色彩鲜艳,但成本偏高,灌装茶对内涂膜要求更为严格。这类茶饮料的质量问题大多因内涂不均匀而引起。环保处理也比较困难。加之由于资源、市场和资金、技术条件等限制,国家产业政策尚不允许大量推广。但三片罐在大中城市仍有一定需求。

  纸/铝/塑复合利乐包

  目前台湾省流行的一种包装形式。在国内如江苏统一红茶、麦香奶茶,杭州顶新绿茶等。主要规格有250、300、380ml。由于使用多层材料复合,包装内壁和茶水分别灭菌,无菌化灌装,CIP系统清洗,产品保质期长,包装成本较为便宜。但设备复杂,造价较高,国内引进多条生产线至今不能满负荷生产,加工包装形状大同小异,产品直观性差,国内市场销售一直不旺,这种包装应面向旅游市场中、小学生,并注意使价格保持较低水平。

  国内饮料包装行业的存在问题


  饮料包装面临微利时代

  饮料包装作为饮料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饮料走势持续见涨的形势下,貌似前景看好,但受到饮料市场价格战的影响,包括国际知名品牌在内的饮料企业对包装成本控制的近乎苛刻,使国内的饮料包装生产商几乎无利润可言。同时受到上游产业(原材料)、同行业竞争以及下游企业(客户)三个层面的利润挤压,包装行业微利时代的严峻考验,经济实力薄弱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包装企业之间也将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整体竞争力。如成都宝柏的成立,连云港中金、佛塑集团在四川建厂,江苏双良建设双良工业园,紫江产业园区的建立等实例,证实了行业兼并重组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技术型销售方式和功能性包装材料都是行业热点,值得企业关注。

  饮料包装企业规模参差技术落后

  我国饮料包装企业的规模参差不齐,生产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控,市场竞争无序化明显,导致了整个行业利润的持续下滑。规模大、集团化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与江浙地区,造成南北分布不均的“南强北弱”态势。

  国内饮料包装企业的技术工艺和整体管理水平都落后于快速发展的食品包装行业,竞争加剧、标准提高、原料提价,大幅压缩的利润使得企业在外部压力下暴露管理弊端,如何有效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内部损耗和费用开支,以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成为了饮料包装企业经营者急需考虑的问题。

  饮料包装行业未来的发展态势


  饮料行业的发展推动包装行业的技术进步

  未来的饮料包装市场中,耗用原料少、成本低、携带方便等独特的优点决定了饮料包装必须在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紧随饮料发展的步伐,惯用易拉罐或玻璃作为包装材质的啤酒、红酒、白酒、咖啡、蜂蜜以及碳酸饮料等饮料,随着功能性薄膜的不断完善,塑料软包装替换瓶装容器而受到广泛使用是必然的趋势。包装材料和生产工艺的绿色化,标志着无溶剂复合和挤出复合的多层共挤功能性薄膜将在饮料包装上得到更多的应用。

  产品包装要求差异化

  更多样的产品,要求更有差异化的包装”已经成为了饮料行业发展的趋势,饮料包装机械技术的发展将成为这一趋势最终的推动力量。未来3——5年的饮料市场在发展现有的果汁、茶类、瓶装饮用水、功能性饮料,以及碳酸饮料等产品的同时,将会向低糖或无糖饮料,以及纯天然、含乳类等健康性饮料方向发展。产品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包装差异化的发展,例如PET无菌冷灌装包装、HDPE(中间有阻隔层)奶类包装,以及无菌纸盒包装等。饮料产品开发的多样性将最终推动饮料包装材料和结构的创新。

  加强技术研发力度是饮料包装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进入2000年后,随着中国饮料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饮料设备厂商将进一步加强自身设备的技术研发力度,并开始从事高端饮料包装技术的开发应用。目前,国内设备供应商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在价格及售后服务上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实力。国内一些饮料设备生产厂商如广州达意隆、乐惠企业、广轻、南轻、新美星等在提供低、中速(18000BPH——24000BPH)的饮料包装线上凸现其潜力和优势。其主要表现在非常有竞争力的整线价格、良好的本土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相对较低的设备维护和备件价格等方面。可以说,正是饮料企业的这一需求,促进了饮料企业和饮料包装企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饮料包装将向绿色环保、利润压缩、兼并重组,品牌销售、优质高能的特色化包装产业发展。如何更好地围绕“安全、健康、环保”的宗旨来发展包装业,是各企业急需考虑的问题,偏离主流方向的企业最终会被逐渐健全的市场竞争体系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