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INFORMATION咨询热线
0536-6063199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动态消毒技术助力解决菌落总数困扰
近年来市工商局在流通领域食品抽检中发现多数产品出现菌落总数超标现象,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其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食品作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菌落总数的多少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人如果进食菌落总数超标的食品,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
针对小食品出现的问题的主要原因,一些生产小食品的企业就应该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一些较小的生产企业,特别是一些“黑心”企业,不顾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模式粗放,安全意识不强,根本不注重消毒灭菌等问题的重要性,生产出低劣变质的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必然会遭到相关部门的查处,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企业自身的损害。
食品出现菌落总数超标原因除去产品本身在生产工艺中的卫生问题外,还有就是在内包过程中被污染。小型企业对于内包车间的卫生管理缺乏一定的认知,认为内包材比较少,可以用柜子上锁加装臭氧消毒机来解决,内包装间与外包装间用传递窗,外包材不可进内包装间来避免细菌感染。这样的做法确实正确,但是缺忽视了其他感染源。
一般内包车间卫生要求空气:沉降菌/皿小于等于30个,工作台表面:细菌总数小于等于100个/平方厘米,工人手表面:细菌总数小于等于100个/平方厘米,大肠菌群阴性。这样的卫生条件在无人的情况下,很容易就完成,采用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即可。在实际包装过程中,企业员工的各项卫生因素均会打破此规定,这样就导致了食品在内包车间内产生二次污染。
既然消毒灭菌工作是小食品生产时的重中之重,那么,就应该选择更为高效恰当安全的消毒灭菌方式对小食品进行有效的消毒灭菌。
然而,一些小食品的生产企业安全意识落后,采取较为传统的消毒灭菌方式,化学喷洒,或者添加过量的防腐剂,尽管消毒灭菌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添加剂的过量使用反而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应该寻找到更为高效更加符合实际的消毒灭菌方式。
要避免这种二次污染,采用传统的紫外线与臭氧杀菌均不可采用。紫外线杀菌属于静态消毒方式,开启紫外线灯时,全部人员应该离开消毒现场,以免造成人体伤害;臭氧杀菌属于静态消毒方式,高浓度的臭氧可以老化橡胶,使铜片锈蚀,但臭氧作空气消毒时,并非使用纯臭氧,又具有极易分解的特点,况且一般为间断使用,故不易产生对环境设备的损害。用臭氧消毒空气,必须是在人不在的条件下,消毒后至少过30分钟才能进入。
目前,已经被很多食品企业所采用的动态消毒灭菌方式能够很好的应用于小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其消毒灭菌的不间断是其最重要的优势所在。据上海康久消毒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周立法介绍,这种消毒灭菌技术的杀菌原理是通过特殊的脉冲信号使NICOLER发生腔产生逆电效应,生成大量的等离子体。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污染空气被抽进发生腔内,带负电细菌被分解击破,整个杀菌过程只需0.1秒,再经药物浸渍型活性炭等组件二次杀菌过滤后,受控环境保持在“无菌无尘”标准。由于在对车间消毒时,人可同时在车间内工作,所以,该杀菌技术也可称作为“食品动态杀菌机”。
Nicoler杀菌技术近几年来逐渐被食品企业认可的一种杀菌方式。该设备在工人工作的同时,可以同步对空间空气杀菌,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使得经高温后基本无菌的食品半成品,流转至冷却、挑选、包装及灌装等环节时,有效降低或避免这些空气中含有的微生物附着在食品表面,再次污染食品,有效提高车间空气和食品卫生质量。极大的避免了食品企业在检测中出现菌落总数超标的现象。
小食品生产企业应该算好这么一笔账,如果是要长远发展的话,就必须要做好食品安全的工作,将这项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就应该采取更加高效安全的消毒灭菌方式来对小食品进行有效的消毒灭菌,对企业自身负责,更是对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