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INFORMATION咨询热线
0536-6063199 地址:诸城市舜王街道工业园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广东出台《提高海洋渔业发展水平意见
发布时间:2013/07/16 点击量:
为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步伐,广东省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提高海洋渔业发展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了广东海洋渔业产业近期发展的目标:集中资源建设10个超国家级标准现代化渔港,全面推动100个标准化渔港建设;到2015年,海水产品产量达到460万吨,海水养殖面积稳定在21万公顷,建成大中型钢质渔船2500艘,其中远洋渔船300艘;到2020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远洋渔业企业达到10家。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意见》明确指出,调整优化海洋渔业生产结构和布局,要拓展外海和远洋渔业,发展新型水产养殖,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培育现代渔业加工流通体系。
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深入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大力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培育对虾、罗非鱼和优质海水鱼等大宗养殖名牌产品。继续实施水产良种工程,加大水产良种选育和推广应用力度。到2020年,建成30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15个深水网箱产业园区,3~5个国家级现代水产种业示范园区,80个国家级、省级良种场,主要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建设一批国际领先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支持建设若干海洋捕捞产品、渔需物资交易市场,打造2~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宗水产品价格形成和交易中心。推进水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发展渔业电子商务。
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推进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加大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向渔民专业合作社力度,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装备条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探索开展合作社信用建设,对合作社进行联合授信,有条件的地方予以贷款贴息。到2015年,建成渔民专业合作社500家;到2020年,达到800家。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海洋捕捞、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企业,鼓励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海洋渔业企业集团。扶持海洋渔业龙头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到2020年,具备开发深海渔业资源能力的龙头企业达20家。
提升产业公共服务和管理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开展入海污染源普查,加强陆源污染物排海治理。推进珠江口海洋环境自动在线监测体系建设,构建全省海洋监控网络。在海洋开发密集区、海岛等建设10~15个海洋观测站点。科学规范围填海,严格实施工程建设用海环境影响评价。加强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
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采取省级财政轮补和地方财政配套相结合的办法,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水产品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扶持建设一批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点和鱼病诊所。完善水产种苗检疫和重大水生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制度。
加强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渔业转型升级、远洋渔业发展等政策研究。推动出台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规,制订国有渔业水域占用补偿、海洋生态补偿等规范性文件。加大渔业普法宣传,增强渔民法制意识。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继续实施渔业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将渔业纳入农业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范围。对取得农业部颁发的“远洋渔业企业资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远洋渔业企业从事远洋捕捞业务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各地要将海洋渔业纳入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加大投入力度,给予重点扶持。继续实施渔民转产转业工程,拓宽渔民增收渠道。大力推广政策性渔业保险,适时开展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试点,建立健全渔业风险保障机制。对休(禁)渔渔民给予补助。
更多资讯请看公司网站:www.xudongjixie.com
《意见》提出了广东海洋渔业产业近期发展的目标:集中资源建设10个超国家级标准现代化渔港,全面推动100个标准化渔港建设;到2015年,海水产品产量达到460万吨,海水养殖面积稳定在21万公顷,建成大中型钢质渔船2500艘,其中远洋渔船300艘;到2020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远洋渔业企业达到10家。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意见》明确指出,调整优化海洋渔业生产结构和布局,要拓展外海和远洋渔业,发展新型水产养殖,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培育现代渔业加工流通体系。
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深入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大力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培育对虾、罗非鱼和优质海水鱼等大宗养殖名牌产品。继续实施水产良种工程,加大水产良种选育和推广应用力度。到2020年,建成30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15个深水网箱产业园区,3~5个国家级现代水产种业示范园区,80个国家级、省级良种场,主要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建设一批国际领先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支持建设若干海洋捕捞产品、渔需物资交易市场,打造2~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宗水产品价格形成和交易中心。推进水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发展渔业电子商务。
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推进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加大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向渔民专业合作社力度,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装备条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探索开展合作社信用建设,对合作社进行联合授信,有条件的地方予以贷款贴息。到2015年,建成渔民专业合作社500家;到2020年,达到800家。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海洋捕捞、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企业,鼓励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海洋渔业企业集团。扶持海洋渔业龙头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到2020年,具备开发深海渔业资源能力的龙头企业达20家。
提升产业公共服务和管理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开展入海污染源普查,加强陆源污染物排海治理。推进珠江口海洋环境自动在线监测体系建设,构建全省海洋监控网络。在海洋开发密集区、海岛等建设10~15个海洋观测站点。科学规范围填海,严格实施工程建设用海环境影响评价。加强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
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采取省级财政轮补和地方财政配套相结合的办法,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水产品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扶持建设一批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点和鱼病诊所。完善水产种苗检疫和重大水生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制度。
加强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渔业转型升级、远洋渔业发展等政策研究。推动出台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规,制订国有渔业水域占用补偿、海洋生态补偿等规范性文件。加大渔业普法宣传,增强渔民法制意识。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继续实施渔业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将渔业纳入农业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范围。对取得农业部颁发的“远洋渔业企业资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远洋渔业企业从事远洋捕捞业务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各地要将海洋渔业纳入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加大投入力度,给予重点扶持。继续实施渔民转产转业工程,拓宽渔民增收渠道。大力推广政策性渔业保险,适时开展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试点,建立健全渔业风险保障机制。对休(禁)渔渔民给予补助。
更多资讯请看公司网站:www.xudongjix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