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INFORMATION咨询热线
0536-6063199 地址:诸城市舜王街道工业园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加强食品机械检测推动标准化水平提升
发布时间:2013/08/07 点击量:
食品机械行业是为食品工业提供技术装备的重要产业,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食品机械的技术水平,是衡量食品工业技术装备能力的重要标志。然而国家实施食品市场准入以后,食品机械行业并未采取有效的跟进措施,致使一些设备向食品迁移有害物质和微生物超标,导致一些食品工业企业未能进入市场准入的序列。
食品机械行业标准缺乏
安全标准缺乏。由于食品和包装机械安全隐患突出,导致设备操作人员烫伤、断指、断臂、致残直至死亡等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大多数事故主要由设计隐患造成。原有的《食品机械安全卫生》、《包装机械安全要求》标准,远不能解决机械安全导致的事故。
卫生标准缺乏。由于国产食品和包装机械材质卫生隐患突出,导致一些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向食品迁移有害物质;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加工的食品微生物超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因此,制定食品和包装机械卫生设计技术标准很有必要。
售后服务标准缺乏。当前,食品和包装机械产品售后服务问题突出,机械制造企业与用户之间扯皮问题较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规定和技术要求,对诸多问题没有严格的市场秩序,影响行业形象和市场开拓,影响行业的市场信誉。
企业对行业标准认识误区多
我国食品机械行业标准化程度比较低,误区较多。主要表现为:一是重视不够。一些企业只关注开发生产新产品,缺乏对性能指标、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更谈不上形成技术标准。
二是认识扭曲。一些企业认为国家标准高于行业标准,对国家标准感兴趣,对行业标准不关心。实际上就标准技术指标而言,企业标准应高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应高于国家标准。
三是标准数量不足。我国食品机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大约只能覆盖产品的20%~30%,而70%~80%的产品为企业标准,导致设备选型配套困难。
四是标准类型不配套。现有食品机械标准中主要是产品标准,缺乏基础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等,严重制约了产品标准的适用性。
标准建设推动行业发展
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食品机械行业越来越认识到开展标准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有些企业由过去的企业标准发展为采用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有些企业采用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有些企业由过去单纯的产品生产检验和出厂检验,发展为实行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QS9000质量安全认证,把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到食品和包装机械生产、制造和管理中。
我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定位方式,积极引用欧盟标准和国际标准,尽快改变我国技术标准落后的面貌。一是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制定或修订国内技术标准。二是抓紧采标工作,推进我国食品机械的设计、研发、制造、安装调试等直接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实践证明,提高标准化程度,是提高食品机械技术含量的重要内容。
另外,要建立适应食品机械标准化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中介服务为桥梁的标准研制体系,构建一套面向市场、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技术标准体系,培育一批以技术标准获得领先的竞争型企业,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标准化人才队伍,推进食品机械科技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带动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技术提升。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小编认为,近几年,我国食品机械快速发展,经历了从靠进口到靠效仿到逐渐自我完善的过程。但目前我国食品机械从整体上来看和发达国家的设备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的,企业生产要向国际标准靠拢,推进我国食品机械标准化水平和检测水平提升,全面提高食品机械的质量安全水平。
食品机械行业标准缺乏
安全标准缺乏。由于食品和包装机械安全隐患突出,导致设备操作人员烫伤、断指、断臂、致残直至死亡等事故时有发生,其中大多数事故主要由设计隐患造成。原有的《食品机械安全卫生》、《包装机械安全要求》标准,远不能解决机械安全导致的事故。
卫生标准缺乏。由于国产食品和包装机械材质卫生隐患突出,导致一些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向食品迁移有害物质;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加工的食品微生物超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因此,制定食品和包装机械卫生设计技术标准很有必要。
售后服务标准缺乏。当前,食品和包装机械产品售后服务问题突出,机械制造企业与用户之间扯皮问题较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规定和技术要求,对诸多问题没有严格的市场秩序,影响行业形象和市场开拓,影响行业的市场信誉。
企业对行业标准认识误区多
我国食品机械行业标准化程度比较低,误区较多。主要表现为:一是重视不够。一些企业只关注开发生产新产品,缺乏对性能指标、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更谈不上形成技术标准。
二是认识扭曲。一些企业认为国家标准高于行业标准,对国家标准感兴趣,对行业标准不关心。实际上就标准技术指标而言,企业标准应高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应高于国家标准。
三是标准数量不足。我国食品机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大约只能覆盖产品的20%~30%,而70%~80%的产品为企业标准,导致设备选型配套困难。
四是标准类型不配套。现有食品机械标准中主要是产品标准,缺乏基础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等,严重制约了产品标准的适用性。
标准建设推动行业发展
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食品机械行业越来越认识到开展标准检测工作的重要性。有些企业由过去的企业标准发展为采用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有些企业采用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有些企业由过去单纯的产品生产检验和出厂检验,发展为实行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QS9000质量安全认证,把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到食品和包装机械生产、制造和管理中。
我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定位方式,积极引用欧盟标准和国际标准,尽快改变我国技术标准落后的面貌。一是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制定或修订国内技术标准。二是抓紧采标工作,推进我国食品机械的设计、研发、制造、安装调试等直接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实践证明,提高标准化程度,是提高食品机械技术含量的重要内容。
另外,要建立适应食品机械标准化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中介服务为桥梁的标准研制体系,构建一套面向市场、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技术标准体系,培育一批以技术标准获得领先的竞争型企业,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标准化人才队伍,推进食品机械科技创新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带动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技术提升。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小编认为,近几年,我国食品机械快速发展,经历了从靠进口到靠效仿到逐渐自我完善的过程。但目前我国食品机械从整体上来看和发达国家的设备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的,企业生产要向国际标准靠拢,推进我国食品机械标准化水平和检测水平提升,全面提高食品机械的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