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这里是您的关键词
SERVICE PHONE
0536-6063199
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SERVICE PHONE
0536-6063199

咨询热线

0536-6063199
地址:诸城市舜王街道工业园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新旭东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茶企选择茶叶加工机械代替人工成趋势

发布时间:2013/11/10 点击量:
人力成本带来的巨大压力,推动了茶叶机械化发展,而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实现茶叶的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节能化、智能化生产,实现品质与效率的‘双轨’追求,也是诸多茶企选用自动化加工设备的原因。
  
  嵊州市现有茶叶初制厂900多家,精制茶加工企业80多家。2012年全市茶叶总产值达1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6010吨,产值6.87亿元。出口茶叶6万多吨,占全国的20%,全省的40%。但是,截至2012年底办理QS认证企业仅14家,其余企业均未办理QS认证,存在生产条件差、工艺设备落后现象,茶叶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为此,市质监局通过“三强化”,加强对茶叶企业的监管,全力助推茶叶质量提升。到目前为止,新增通过QS认证企业54家,累计办证已达68家。
  
  强化多方协作。一是部门联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同绍兴商检、林业、工商等部门和茶协理事,共同研究分析茶叶质量形势,探讨交流企业质量提升对策。今年以来,合计召开联席会议4次,联合工商、药监和茶叶协会联合执法,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82人,排查整改企业生产安全隐患15处,规范企业生产加工秩序。二是系统互动。以四个基层站所为基点,整合各科室力量,对辖区内的茶叶企业实行“网格监管”,做到“定人、定责、定企业”,实现全员互动,全员执法。
  
  同时,制定了《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对全市企业开展专项治理,发现主要存在“以次充好”、“掺杂掺假”、“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三是协会带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帮助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发展规划,用规划引导企业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在全市68家认证茶叶生产企业发起质量安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等社会公开承诺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市茶叶企业的质量意识。同时,以8个出口茶厂为样板,树典型,带动其他茶厂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强化帮扶指导。一是抓服务。主动上门,对茶叶生产企业现场进行升级改造指导,协助企业科学规划生产工艺流程、添置生产检测设备、改善生产环境条件、健全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编制生产作业指导书,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二是抓培训。联合茶叶协会,先后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省质监局培训中心合作,对120余名茶叶食品理化检验员、评审员开展茶叶相关标准、绿茶加工、审评、包装、标签等知识培训,共取得茶叶食品理化检验员资格证书、审定员资格证书251张。
  
  至此,全市所有精制茶加工企业均获得食品审评资格证书和理化检验资格证书,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控制能力。三是抓发证。联合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和茶叶协会召开办理QS证书动员大会,鼓励和引导企业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QS证书。通过厂区的标准化改造、厂房设备更新、配套设施的完善,进一步净化茶叶加工环境。到目前为止,新增通过QS认证企业54家,累计办证已达68家,精制茶加工企业办证率达到82.9%。
  
  强化安全整治。一是重监测。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面上抽检与重点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检测密度和强度。今年以来,共抽检茶叶生产企业65家,抽检毛茶原料、精茶原料、半成品、成品绿茶94批次,合格率为100%,比去年有明显提高。二是抓整治。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今年共整改、消除安全隐患15处,责令整改8家,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起,查封滑石粉36.2公斤,扣押固形茶生产专用设备5台,当场销毁不合格糯米糊120公斤。三是强巡查。每季指派执法人员实施巡查,重点检查新增企业的证后生产情况,保证企业规范生产,杜绝非法生产。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70余人次,检查企业130余家次。
  
  福建茶叶机械化走在全国前列
  
  据了解,福建省茶叶机械化综合水平已达70%以上,茶叶初加工机械化水平更是高达100%。关注茶叶,关注茶叶机械化的人都应该来福建看看。从历史上看,福建是我国产茶大省,制茶、饮茶、贩茶的历史非常悠久,产制的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四大茶类以及再加工的花茶,除绿茶外,均为福建首创;从现实上讲,福建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现代茶产业的发展,机械化率位居全国前列。
  
  特别是近年来,福建省茶产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省政府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农机部门与茶叶管理部门通力协作,优化布局,创新推广,加大培育,强力推进。在安溪县、武夷山市、建瓯市、政和县、华安县、漳平市、大田县、福安市、福鼎市等茶叶主产区,我们率先开启了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通过设立茶叶机械化示范县,开展茶叶机械化示范区创建活动,在核心区域建立示范基地,层层推进茶叶机械化。
  
  诸多茶企选用自动化加工设备成趋势
  
  传统茶叶加工均为人工操作,每批茶青至少上、下架各三次,而该设备采用全自动化摊青及上青系统已完全由设备代替人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茶叶的初制生产都依赖于手工采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一泡好茶的诞生,总是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与心血。据了解,一名制茶师傅每天平均能生产30斤左右的茶,而一条自动化设备全程智能化生产,能够日产1吨的红茶,全程操纵只需5个人,可以节约80%的人力成本。
  
  俗话说,制茶更比种茶难,功夫不到白流汗。“现在愿意辛苦制茶的人真是越来越少了,更多的人愿意收茶、卖茶。”在茶行业已经待了十几年的陈先生感叹道,“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本来就稀缺的人力资源现在更紧张了,很多传统手工制茶技术也得不到传承。”而自动化生产线的诞生,解决了劳动力匮乏的现状,无疑是茶业的重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