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INFORMATION咨询热线
0536-6063199 地址:诸城市舜王街道工业园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农产品电商扬帆远航 众人共享蓝海
发布时间:2013/12/24 点击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政策对“三农”的倾斜力度加大,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极大丰富,农产品开始出现卖难的现象时有发生。传统的流通渠道固然可以销售极大一部分农产品,而新的流通方式却亟待创新和发展。在此背景下,聚焦日渐兴盛的电子商务或许正是一个农产品开拓销售途径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话题,事实上,京东商城、1号店等电商企业今年也纷纷涉足农产品销售。
农产品借力电子商务迎来新机遇
毋庸讳言,中国地大物博,地处偏远之地的农产品,或者由于种植面积过大导致数量盲目增加的那些农产品,如果没有加工企业为依托,都可能会导致生鲜农产品的销售难问题。如果在百度搜索输入“销售难”、“2013”等关键词,就会搜到5,95万个相关的网页,其中几乎都是生鲜农产品。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商务部今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另有数据显示,2012年进入流通领域的生鲜农副产品价值总额达2.45万亿元,但通过电子商务流通的农产品仅占1%左右。有专家表示,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的大背景下,今后,这一领域还会吸引大批企业、零售商及电商介入。
电子商务时代,品牌农产品的销售,如同有了自由飞翔的翅膀。预计2013年阿里巴巴农产品销售额将达到500亿元。较2012交易额(GMV)198.6亿元多出近300亿元,凭借其巨大的增长空间和蓬勃态势,农产品行业在电商拉动下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面临瓶颈产业链长物流不完善
专家介绍,从目前来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式多样,除了为数不少的农产品生产企业纷纷“试水”外,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超也开始了“网上卖生鲜”。值得注意的是,天猫、京东等电商也将目光投向农产品销售,且借助自身平台优势,发展势头迅猛。专家提醒,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亟待解决的瓶颈。
“生鲜农产品贮藏过程复杂,且产业链长,保障其新鲜度是难点。”业内人士透露,生鲜产品易受物流运输过程中温度、时间等因素影响,因此对物流冷链、贮运条件要求普遍较高。而物流冷链不完善,且成本高,是目前电商“试水”生鲜农产品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同样,生鲜农产品电商也面临后期的物流配送难题。相对于其他商品,“新鲜度”是生鲜农产品的最大卖点之一,从冷链物流上来保障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是电商面临的最大挑战。
但是,巨大的商机并不代表巨大的盈利,农产品电商的运营存在巨大的障碍,导致全国数万家生鲜电商中绝大多数都处在亏本支撑的状况中,这些问题中,最大的就是配送难和产品品质难保证。没有冷链车保鲜的话,遇到夏天,蔬菜送到居民家中已经蔫了,而一台冷链车的成本就在几十万元上下,显然一台冷链车是没有办法满足配送需求的,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运输成本就了占整个菜价的50%左右,让菜价无法与传统市场拉开距离。
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百货类电商的成功似乎已经局限了许多人的思维,放眼全国,用户越多越好这样的经营思路显然在配送问题解决之前并不适用在农产品电商上,既然如此,何不尝试着眼小处。一个社区的用菜需求,既然能保证一个菜市场的盈利,当然也能够撑起一两个电商企业的盈利。高端小区对菜品的要求更高,联系到高品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物业与电商牵头,每周定时统一配送,必定能大大降低配送的成本,不失为维持企业盈利、支撑企业生存和进一步解放居民消费观念的一个办法。
据了解,包括京东商城、凡客、好乐买在内的大批BtoC垂直电商,已斥巨资投入布局物流建设。京东在上海嘉定建有8个鸟巢大的“亚洲一号”现代化仓库。去年12月,刘强东称京东要自购300多辆卡车组建干线物流车队,还曾放出豪言,3年内将投入100亿元。
未来发展五大策略助力生鲜农产品网购
电商一度被认为是解决“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有效途径。然而,生鲜农产品电商亏本运营却是行业现状。生鲜农产品电商如何走出亏损困局,专家总结,需从几个方面来加以考虑,转换思路。
一是加大对采购基地的整合。忽视对基地的整合是当前农产品电商面临的问题。目前,很多农产品电商大多以定向采购方式与基地合作。以市场导向来指导基地有计划地种植产品是未来发展趋势,但有很长的路要走。二是重视并加强客户体验服务。生鲜农产品电商一旦与顾客建立了良好的购物体验,这将会迎来持续的消费力,而且会影响身边的群体。三是重视本地化问题。由于生鲜农产品受商品质量、物流限制等因素,大小农产品电商建立本地化的服务体系是必然的趋势。四是成熟的冷链物流是必然。冷链的投入巨大,不仅要建库房,同时还必须要有冷藏 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以及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同时,还需要专业化的管理。此外,还要考虑订单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五是品类定位要准确。正解的品类选择是成功的关键,所以电商定位品类十分重要。不要以过多的品类来吸引更多的购买需求。
未来前景有待检验
农产品网络销售,在这个看不见门店的虚拟空间里,是不是真的能给农产品的生产者带来了新的光明前景呢?
地处偏远地区的种植户,如果目前交通还不是十分便利。他们生产的诸如蓝莓、甜杏、大樱桃之类的储存期较短的农产品,是否能够顺利地通过网络来实现销售呢?
如果客观地寻找这个答案,这片光明应该在未来的若干年后,甚至更远。因为网络销售除了在某个电商平台达成订购协议之外,还要依赖于遍布各个产地的庞大的物流系统才得以实现。而物流,除了运力、仓储和配送工人之外,还要依赖于发达并且畅通的道路。目前,最远的几百公里(产地)和最后的十公里(拥堵的并且部分车辆受限的城市),都是生鲜农产品配送致命的杀伤利剑。
而对于农产品网上售卖,目前受益最大的恐怕还是具有一双慧眼的消费者。由于网上平台能够省去进店费、店面租金等硬性投入,表面上似乎经营者的成本会大幅度降低,但事实上,他们还会为产品销售支付平台费、宣传费以及物流费用等软性成本。当下网上销售的农产品为了增强竞争力,多半会以比市场零售价降低几成的办法取得买家的青睐。所以从短期来看,网络农产品销售,还是消费者的天堂。商家是用滴血的代价期待未来远期的收益。那么这个时间到底有多长,什么农产品适合电商平台销售?网售农产品的亏本期何时能够峰回路转?这些都成为热议的话题。
而作为消费者,网购的低价也可能付出质量的代价。目前,网络这个虚拟平台,构筑的还是一种脆弱的信任关系。众多农产品经营网站的一哄上马,导致电商平台像一个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农贸大集,真真假假,使很多消费者难辨菽麦;而赔付的繁琐,一直是一个涉及消费者利益的根本问题。这些一时难以解决的症结,都使农产品电商销售这一新兴流通方式,罩上层层雾霭。业界知名专家胡晓云教授认为,涉农网站过多过滥,网销农产品低价竞争,最后受害的还是生产者。
农产品借力电子商务迎来新机遇
毋庸讳言,中国地大物博,地处偏远之地的农产品,或者由于种植面积过大导致数量盲目增加的那些农产品,如果没有加工企业为依托,都可能会导致生鲜农产品的销售难问题。如果在百度搜索输入“销售难”、“2013”等关键词,就会搜到5,95万个相关的网页,其中几乎都是生鲜农产品。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商务部今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另有数据显示,2012年进入流通领域的生鲜农副产品价值总额达2.45万亿元,但通过电子商务流通的农产品仅占1%左右。有专家表示,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的大背景下,今后,这一领域还会吸引大批企业、零售商及电商介入。
电子商务时代,品牌农产品的销售,如同有了自由飞翔的翅膀。预计2013年阿里巴巴农产品销售额将达到500亿元。较2012交易额(GMV)198.6亿元多出近300亿元,凭借其巨大的增长空间和蓬勃态势,农产品行业在电商拉动下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面临瓶颈产业链长物流不完善
专家介绍,从目前来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式多样,除了为数不少的农产品生产企业纷纷“试水”外,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超也开始了“网上卖生鲜”。值得注意的是,天猫、京东等电商也将目光投向农产品销售,且借助自身平台优势,发展势头迅猛。专家提醒,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亟待解决的瓶颈。
“生鲜农产品贮藏过程复杂,且产业链长,保障其新鲜度是难点。”业内人士透露,生鲜产品易受物流运输过程中温度、时间等因素影响,因此对物流冷链、贮运条件要求普遍较高。而物流冷链不完善,且成本高,是目前电商“试水”生鲜农产品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同样,生鲜农产品电商也面临后期的物流配送难题。相对于其他商品,“新鲜度”是生鲜农产品的最大卖点之一,从冷链物流上来保障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是电商面临的最大挑战。
但是,巨大的商机并不代表巨大的盈利,农产品电商的运营存在巨大的障碍,导致全国数万家生鲜电商中绝大多数都处在亏本支撑的状况中,这些问题中,最大的就是配送难和产品品质难保证。没有冷链车保鲜的话,遇到夏天,蔬菜送到居民家中已经蔫了,而一台冷链车的成本就在几十万元上下,显然一台冷链车是没有办法满足配送需求的,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运输成本就了占整个菜价的50%左右,让菜价无法与传统市场拉开距离。
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百货类电商的成功似乎已经局限了许多人的思维,放眼全国,用户越多越好这样的经营思路显然在配送问题解决之前并不适用在农产品电商上,既然如此,何不尝试着眼小处。一个社区的用菜需求,既然能保证一个菜市场的盈利,当然也能够撑起一两个电商企业的盈利。高端小区对菜品的要求更高,联系到高品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物业与电商牵头,每周定时统一配送,必定能大大降低配送的成本,不失为维持企业盈利、支撑企业生存和进一步解放居民消费观念的一个办法。
据了解,包括京东商城、凡客、好乐买在内的大批BtoC垂直电商,已斥巨资投入布局物流建设。京东在上海嘉定建有8个鸟巢大的“亚洲一号”现代化仓库。去年12月,刘强东称京东要自购300多辆卡车组建干线物流车队,还曾放出豪言,3年内将投入100亿元。
未来发展五大策略助力生鲜农产品网购
电商一度被认为是解决“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有效途径。然而,生鲜农产品电商亏本运营却是行业现状。生鲜农产品电商如何走出亏损困局,专家总结,需从几个方面来加以考虑,转换思路。
一是加大对采购基地的整合。忽视对基地的整合是当前农产品电商面临的问题。目前,很多农产品电商大多以定向采购方式与基地合作。以市场导向来指导基地有计划地种植产品是未来发展趋势,但有很长的路要走。二是重视并加强客户体验服务。生鲜农产品电商一旦与顾客建立了良好的购物体验,这将会迎来持续的消费力,而且会影响身边的群体。三是重视本地化问题。由于生鲜农产品受商品质量、物流限制等因素,大小农产品电商建立本地化的服务体系是必然的趋势。四是成熟的冷链物流是必然。冷链的投入巨大,不仅要建库房,同时还必须要有冷藏 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以及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同时,还需要专业化的管理。此外,还要考虑订单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五是品类定位要准确。正解的品类选择是成功的关键,所以电商定位品类十分重要。不要以过多的品类来吸引更多的购买需求。
未来前景有待检验
农产品网络销售,在这个看不见门店的虚拟空间里,是不是真的能给农产品的生产者带来了新的光明前景呢?
地处偏远地区的种植户,如果目前交通还不是十分便利。他们生产的诸如蓝莓、甜杏、大樱桃之类的储存期较短的农产品,是否能够顺利地通过网络来实现销售呢?
如果客观地寻找这个答案,这片光明应该在未来的若干年后,甚至更远。因为网络销售除了在某个电商平台达成订购协议之外,还要依赖于遍布各个产地的庞大的物流系统才得以实现。而物流,除了运力、仓储和配送工人之外,还要依赖于发达并且畅通的道路。目前,最远的几百公里(产地)和最后的十公里(拥堵的并且部分车辆受限的城市),都是生鲜农产品配送致命的杀伤利剑。
而对于农产品网上售卖,目前受益最大的恐怕还是具有一双慧眼的消费者。由于网上平台能够省去进店费、店面租金等硬性投入,表面上似乎经营者的成本会大幅度降低,但事实上,他们还会为产品销售支付平台费、宣传费以及物流费用等软性成本。当下网上销售的农产品为了增强竞争力,多半会以比市场零售价降低几成的办法取得买家的青睐。所以从短期来看,网络农产品销售,还是消费者的天堂。商家是用滴血的代价期待未来远期的收益。那么这个时间到底有多长,什么农产品适合电商平台销售?网售农产品的亏本期何时能够峰回路转?这些都成为热议的话题。
而作为消费者,网购的低价也可能付出质量的代价。目前,网络这个虚拟平台,构筑的还是一种脆弱的信任关系。众多农产品经营网站的一哄上马,导致电商平台像一个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农贸大集,真真假假,使很多消费者难辨菽麦;而赔付的繁琐,一直是一个涉及消费者利益的根本问题。这些一时难以解决的症结,都使农产品电商销售这一新兴流通方式,罩上层层雾霭。业界知名专家胡晓云教授认为,涉农网站过多过滥,网销农产品低价竞争,最后受害的还是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