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INFORMATION咨询热线
0536-6063199 地址:诸城市舜王街道工业园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建议及市场行情概述
发布时间:2014/06/10 点击量:
业内认为,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分工的巨大挑战,需加快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利用机器人技术提升我国工业发展水平、从制造业大国变成制造业强国,从而成为全球第一工业机器人大国。
目前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机器人制造公司在技术上的软肋主要表现在电机技术、加工工艺两方面。
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差。尽管我国在工业机器人的相关基础零部件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无论从质量、产品系列方面,还是批量化供给方面都与国外的产品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速器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尽管已经有一批企业在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但是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缺乏市场品牌的认知度,在机器人的市场方面一直面临国外品牌的竞争压力。
国家在鼓励工业机器人产品研发方面的政策很少。日本政府为了鼓励企业生产和使用机器人制定了相关的扶植和激励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
需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工业机器人技术尽管发展得相对成熟,但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需满足不同产品需求的新的机器人构型,如具有力觉、机器视觉及多种传感器的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等。
“四大家族”纷纷加速在中国设立工业机器人分公司
德国库卡(KUKA)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四大家族”之一,其他三家是瑞士ABB、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近年来,“四大家族”纷纷加速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投资建厂,目前它们占据的中国市场比重高达60%~70%。
美国、日本和欧盟地区在机器人行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它们的优势领域各不相同。日本在工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方面优势明显,欧盟地区在工业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美国主要优势在系统集成领域,医疗机器人和国防军工机器人。
在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机器人四大龙头企业2012年收入占比超过50%,是这一领域的绝对强者。
在机器人系统集成方面,除了机器人本体企业的集成业务,知名独立系统集成商还包括杜尔、徕斯和柯马等。
解析工业机器人的投资要点
一、国际工业机器人市场在09年以后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2011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新高,超过了16万台。2012年虽下滑至159000台左右,但仍保持了09年以来的良好增长,成为11年后的历史第二高。就我国的情况来看,2005-2013年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年均增长率约为28%,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出口的第二大目的地。
二、军用机器人-进入2014年后,国企改革是贯穿国防军工及国防安全的主要逻辑。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设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近日接二连三的恐怖活动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国防安全已经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国防军工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三、搬运机器人-据IFR不完全统计,世界范围内正在使用的搬运机器人逾17万台,被广泛应用于机床上下料、冲压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装配流水线、码垛搬运、集装箱等的自动搬运。近年来随着工业和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搬运机器人成为了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在行业发展的进程中,搬运机器人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及运输方面。
四、工业机器人-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购买量占到全球购买量的22%,首次超过日本。而且向我国销售机器人的数量正在以每年34%的年化率速度增长,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每年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呈现41%的增长速率。目前世界上,日本依旧是机器人保有量最多的国家,数量大约在34万台。
五、风险提示:中国经济回升不及预期,机器人需求出现下滑。
六、建议投资组合:机器人(300024)、湘电股份(600416)、三丰智能(300276)、科陆电子(002121)、新时达(002527)、林州重机(002535)、智云股份(300097)、日发精机(002520)。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05-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同期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达到25%;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到2015年,中国国内工业机器人年供应量将超过2万台,保有量将超过13万台。
目前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机器人制造公司在技术上的软肋主要表现在电机技术、加工工艺两方面。
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差。尽管我国在工业机器人的相关基础零部件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无论从质量、产品系列方面,还是批量化供给方面都与国外的产品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速器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
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尽管已经有一批企业在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但是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缺乏市场品牌的认知度,在机器人的市场方面一直面临国外品牌的竞争压力。
国家在鼓励工业机器人产品研发方面的政策很少。日本政府为了鼓励企业生产和使用机器人制定了相关的扶植和激励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
需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工业机器人技术尽管发展得相对成熟,但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需满足不同产品需求的新的机器人构型,如具有力觉、机器视觉及多种传感器的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等。
“四大家族”纷纷加速在中国设立工业机器人分公司
德国库卡(KUKA)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四大家族”之一,其他三家是瑞士ABB、日本的发那科和安川电机。近年来,“四大家族”纷纷加速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投资建厂,目前它们占据的中国市场比重高达60%~70%。
美国、日本和欧盟地区在机器人行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它们的优势领域各不相同。日本在工业机器人、家用机器人方面优势明显,欧盟地区在工业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美国主要优势在系统集成领域,医疗机器人和国防军工机器人。
在全球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机器人四大龙头企业2012年收入占比超过50%,是这一领域的绝对强者。
在机器人系统集成方面,除了机器人本体企业的集成业务,知名独立系统集成商还包括杜尔、徕斯和柯马等。
解析工业机器人的投资要点
一、国际工业机器人市场在09年以后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2011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新高,超过了16万台。2012年虽下滑至159000台左右,但仍保持了09年以来的良好增长,成为11年后的历史第二高。就我国的情况来看,2005-2013年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年均增长率约为28%,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出口的第二大目的地。
二、军用机器人-进入2014年后,国企改革是贯穿国防军工及国防安全的主要逻辑。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设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近日接二连三的恐怖活动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国防安全已经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国防军工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三、搬运机器人-据IFR不完全统计,世界范围内正在使用的搬运机器人逾17万台,被广泛应用于机床上下料、冲压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装配流水线、码垛搬运、集装箱等的自动搬运。近年来随着工业和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搬运机器人成为了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在行业发展的进程中,搬运机器人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及运输方面。
四、工业机器人-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购买量占到全球购买量的22%,首次超过日本。而且向我国销售机器人的数量正在以每年34%的年化率速度增长,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每年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呈现41%的增长速率。目前世界上,日本依旧是机器人保有量最多的国家,数量大约在34万台。
五、风险提示:中国经济回升不及预期,机器人需求出现下滑。
六、建议投资组合:机器人(300024)、湘电股份(600416)、三丰智能(300276)、科陆电子(002121)、新时达(002527)、林州重机(002535)、智云股份(300097)、日发精机(002520)。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05-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同期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达到25%;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到2015年,中国国内工业机器人年供应量将超过2万台,保有量将超过13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