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INFORMATION咨询热线
0536-6063199 地址:诸城市舜王街道工业园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创新骨头加工机械 营养超牛奶
发布时间:2014/07/29 点击量:
从农业部网站获悉,长期被当作畜禽业废弃物的畜禽屠宰骨终于派上了大用场,由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主持、山东悦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单位共同完成的“骨素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20年磨一剑,系统解决了骨源食品加工的技术与装备难题;开发出骨素、高汤、骨油等新型产品,使骨中所含11%—16%的优质动物蛋白等营养素造福于民,营养价值远超牛奶(蛋白质含量3%)。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研究员张春晖介绍,目前世界畜禽骨年产量达4600多万吨,我国占其中22%,约1000多万吨;按骨中含有11%—16%的蛋白质计算,总计约200万吨动物蛋白,相当于我国畜牧业主产区新疆、内蒙古两区年产肉类蛋白总量的2.5倍。但传统上,这1000多万吨可食性畜禽骨只有少量(约5%)被国人以“炖骨头汤”方式利用,另有5%左右用作饲料,其绝大多数都遭直接遗弃,造成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该项目在原料骨前处理、骨素热压高效抽提、真空—梯度膜浓缩偶联、骨素增益生香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上实现系列重大突破,实现了对骨营养素的“吃干榨尽”及生产全过程的零排放,开发出纯天然的骨素、高汤、骨油、硫酸软骨素、呈味肽基料和骨素肉味香精等高附加值产品。共获得授权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6项,研制关键设备5套,开发新产品6大类20余种,制定标准7项,构建了骨加工高值化利用新模式。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到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和越南的20多家企业,已经实现直接经济效益70多亿元。
7月1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持、山东悦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骨素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成果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在骨素热压高效抽提、真空梯度膜浓缩偶联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与创新,在原料骨前处理、骨素热压抽提、骨素衍生化加工关键装备研制等方面实现了自主创新,整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据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春晖研究员介绍,可食性动物骨中含有11%—16%的优质蛋白,约为牛奶中蛋白含量的3—5倍。我国每年产生1000多万吨畜禽骨,若加以利用可生产600万吨优质动物蛋白,能满足2.2亿人对蛋白质的年需求。但长期以来由于加工技术与装备适应差、耗能高、产业化困难,成为悬而未决的世界性难题,大部分畜禽骨只用于加工低端产品或者直接遗弃,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据报道,骨素是以畜禽骨副产物为原料,借助食品分离抽提技术,获取畜禽骨中的骨胶原蛋白、骨油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在经过分离浓缩和相关衍生化加工而得到的一类食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对安全、营养、天然、美味、方便的调味食品需求日益增加。餐饮业、调理食品和方便食品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厨房社会化,从而促进了对人们对骨素(汤)产品的需求。自2003年以来,调味品行业年增长率达20%左右,目前调味品行业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2009年,调味品和发酵制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27.9%。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骨素(汤)及其衍生化产品为代表的最新一代调味品,表现出极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研究员张春晖介绍,目前世界畜禽骨年产量达4600多万吨,我国占其中22%,约1000多万吨;按骨中含有11%—16%的蛋白质计算,总计约200万吨动物蛋白,相当于我国畜牧业主产区新疆、内蒙古两区年产肉类蛋白总量的2.5倍。但传统上,这1000多万吨可食性畜禽骨只有少量(约5%)被国人以“炖骨头汤”方式利用,另有5%左右用作饲料,其绝大多数都遭直接遗弃,造成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该项目在原料骨前处理、骨素热压高效抽提、真空—梯度膜浓缩偶联、骨素增益生香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上实现系列重大突破,实现了对骨营养素的“吃干榨尽”及生产全过程的零排放,开发出纯天然的骨素、高汤、骨油、硫酸软骨素、呈味肽基料和骨素肉味香精等高附加值产品。共获得授权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6项,研制关键设备5套,开发新产品6大类20余种,制定标准7项,构建了骨加工高值化利用新模式。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到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和越南的20多家企业,已经实现直接经济效益70多亿元。
7月1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持、山东悦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骨素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成果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在骨素热压高效抽提、真空梯度膜浓缩偶联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与创新,在原料骨前处理、骨素热压抽提、骨素衍生化加工关键装备研制等方面实现了自主创新,整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据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春晖研究员介绍,可食性动物骨中含有11%—16%的优质蛋白,约为牛奶中蛋白含量的3—5倍。我国每年产生1000多万吨畜禽骨,若加以利用可生产600万吨优质动物蛋白,能满足2.2亿人对蛋白质的年需求。但长期以来由于加工技术与装备适应差、耗能高、产业化困难,成为悬而未决的世界性难题,大部分畜禽骨只用于加工低端产品或者直接遗弃,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据报道,骨素是以畜禽骨副产物为原料,借助食品分离抽提技术,获取畜禽骨中的骨胶原蛋白、骨油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在经过分离浓缩和相关衍生化加工而得到的一类食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对安全、营养、天然、美味、方便的调味食品需求日益增加。餐饮业、调理食品和方便食品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厨房社会化,从而促进了对人们对骨素(汤)产品的需求。自2003年以来,调味品行业年增长率达20%左右,目前调味品行业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2009年,调味品和发酵制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27.9%。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骨素(汤)及其衍生化产品为代表的最新一代调味品,表现出极强的市场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