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这里是您的关键词
SERVICE PHONE
0536-6063199
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SERVICE PHONE
0536-6063199

咨询热线

0536-6063199
地址:诸城市舜王街道工业园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新旭东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菜篮子”工程建设备受扶持 产业总产值达四万亿元

发布时间:2014/01/01 点击量:
“菜篮子”工程建设启动25年来,农业部狠抓“菜篮子”产品生产不放松,强化基地建设,有力保障了主要“菜篮子”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呈现出平稳较快的良好势头。
  
  今年是我国“菜篮子”工程实施整整25周年。记者日前从农业部获悉:我国“菜篮子”产品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目前约1.5亿人直接从事“菜篮子”产品生产,“菜篮子”产业总产值约4万亿元。
  
  2013年,蔬菜、畜禽、水产等“菜篮子”产品持续发展。预计全年蔬菜、水果产量分别达7.25亿吨、1.52亿吨,比上年增长2.3%和0.7%;全年肉类总产量8470万吨,增长1%;全年水产品产量6170万吨,增长4.4%。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1988年“菜篮子”工程在全国实施,2010年中央又作出了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部署。目前,全国“菜篮子”产品的产销已完全市场化,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300多家,其中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超过1600家,通过批发市场交易的鲜活农产品占总量的70%左右,批发市场已成为我国城乡农产品流通的大平台。

  自2011年起,中央财政设立“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基础好,并在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园艺作物、畜禽和水产品生产基地,以改善生产条件,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增强“菜篮子”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应急供应保障能力。2013年,“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中央财政资金规模达到17亿元,并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选择部分市县重点扶持新建设施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提高北方城市冬春淡季蔬菜自给率。
  
  各部门多措并举支持“菜篮子”工程建设
  
  持续增强“菜篮子”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加强规划指导。农业部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组织编制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指导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海南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并联合农业部等部门制定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等。
  
  狠抓基地建设。农业部3年来在全国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支持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国家发展改革委截至今年7月份已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亿元用于海南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建设。
  
  强化科技支撑。农业部着力推进“菜篮子”产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3年来累计建设近600个园艺产品集约化育苗场和畜禽水产原良种场,实施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加大对“菜篮子”产品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
  
  培育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农业部通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组织合作社示范社认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措施,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壮大;推动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
  
  稳步提升“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业部整建制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3年来累计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136个。质检总局加强农业标准化管理工作,支持建设了400多个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环境保护部扎实推进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已有4批共138个基地通过考核。
  
  强化质量监管。农业部严格投入品监管和生产过程控制,深入实施“瘦肉精”、农资打假等多个专项整治活动。环保部先后启动了肥料、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环境安全监管工作,逐步构建并完善农业投入品使用环境安全监管制度和方法。商务部在全国35个城市开展肉类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现了产、运、批、零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工商总局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并在多地大型农贸市场建立了“12315”消费者维权工作站。
  
  深化认证管理。农业部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管理,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7569个、绿色食品19076个,有机农产品308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248个。工商总局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尤其是地理标志的注册保护力度,并确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申请的主体。质检总局扎实推进食品农产品认证认可工作,已基本建立了包括有机产品等9种认证在内的食品农产品认证认可体系。
  
  逐步优化“菜篮子”产品流通环境。
  
  推进市场建设。农业部积极指导各地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启动了洛川苹果、牡丹江木耳等9家国家级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
  
  拓展流通渠道。商务部陆续开展了“农超对接”、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南菜北运和西果东送试点、城市便民菜场建设等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挥价格职能作用,大力推动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截至目前全国平价商店数量已逾万家。
  
  搞好产销衔接。农业部加强“菜篮子”产品产销信息监测,健全农业部经济信息发布日历制度,并及时利用“12316”等平台将各类信息推送到农户手中;积极推动搭建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培育了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一批品牌展会;组织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多种类型的产销对接活动。
  
  完善“绿色通道”政策。交通运输部将“绿色通道”网络扩大到全国所有收费公路,全面落实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优先便捷通行和免收通行费政策,近3年累计免收通行费近500亿元。
  
  推动健全“菜篮子”产品调控保障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部牵头完善“菜篮子”食品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全国12个省份开展了新一轮“菜篮子”工程联合检查。
  
  加大资金投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冷链体系建设等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其中2009年以来已先后安排中央投资21.5亿元支持建设了787个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财政部累计安排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资金500多亿元,其中近两年共投入25亿元资金用于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银监会连续3年实现涉农信贷投放增量高于上年和不低于其他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突出政策扶持。国土资源部认真贯彻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列》,将蔬菜生产基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对涉及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从严把关。税务总局在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的基础上,又将免征范围扩大到部分鲜活肉蛋产品。证监会积极推动鸡蛋等“菜篮子”相关期货品种上市。保监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基本蔬菜等“菜篮子”品种政策性保险制度,已指导多地开展了生产保险、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等试点工作。
  
  创新体制机制。农业部于2012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明确要求把“菜篮子”工程建设作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在浙江等6个省份启动了“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延伸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为实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及健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保障机制探索路径。

  总的来说,自2010年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启动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菜篮子”食品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加大推动力度,积极落实扶持政策,确保“菜篮子”工程建设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