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这里是您的关键词
SERVICE PHONE
0536-6063199
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SERVICE PHONE
0536-6063199

咨询热线

0536-6063199
地址:诸城市舜王街道工业园
电话:+86-0536-6063199
传真:+86-0536-6480066
邮箱:xinxudong@xinxudong.com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新旭东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食品包装安全隐患就在身边 牢记几大消费警示

发布时间:2014/05/21 点击量:
食品包装被称做是“特殊食品添加剂”,它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食品包装已经成为食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食品包装行业面临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包装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其在原材料、辅料、工艺方面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食品质量,继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目前,用来包装食品的材料大多数是塑料制品,在一定的介质环境和温度条件下,塑料中的聚合物单体和一些添加荆会溶出,并且极少量地转移到食品和药物中,从而造成人体健康隐患。有关方面必须尽快加强油墨、胶粘剂、印刷、复合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生产出安全、环保的食品包装产品。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包装,包装它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我们所熟知的食品更是缺少不了包装,因为包装不仅能保护食品,还能起到美化外观的作用。但是近些年,食品包装事件或问题频发,为消费者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食品包装材料的常见问题

  现状1:食品塑料袋无“食品用”字样

  一些市民认为,用透明的白色塑料袋装上烧开的豆浆、刚炸出来的油条、现出锅的馒头,感觉上似乎还算卫生。事实上,这些塑料袋都是不能用于装食品的,《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规定:食品用塑料制品必须在明显处印上“食品用”字样,这个规定早在1990年就出台执行了,但时至今日,规定仍形同虚设。记者发现,不光是农贸市场、街头小店装食品用的是没有印“食品用”字样的塑料袋,就连超市用于装食品的塑料袋也没有印“食品用”字样。

  现状2:包装材料含有致癌物

  据业内人士透露,食品包装袋中近一半“苯含量”超标,“苯”是国家认定的二类致癌物之一。天津市一家包装公司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把黏稠的油墨快速、清晰地印在塑料袋上,企业都把甲苯作为调配混合溶剂的主要原料而起到稀释和促进干燥作用,虽然苯是一种易挥发性气体,但一般只是包装表面的苯气体挥发干净,还会有一部分渗入包装袋内部。

  现状3:陶瓷制品颜料铅超标

  市民家中最常用的餐具碗、碟多为陶瓷质地,但市民购买此类商品时,对表面是否光洁、碗口、碟口是不是很圆考虑得比较多,瓷器上的彩釉会不会对人体带来危害很少考虑。事实上,颜色越鲜艳的瓷器对人体带来伤害的可能性越大,因为,瓷器彩釉里的铅会在使用过程中析出,颜色越鲜艳铅含量越高,铅化合物可影响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还可引起肾功能损害,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等

  食品包装安全消费警示

  1、糕点去掉油纸再微波

  油纸常用于食品包装,如糕点托、烘烤用纸等。但目前批发市场销售的油纸一般只是简单的摞在一起,包装及产品上无任何标识,安全得不到保障。建议消费者尽量去有品牌保证的店购买糕点或油纸,注意不要直接包着包装纸给糕点微波加热,以免油纸遇高温析出有害物质。

  2、不买深色塑料杯

  双酚A是生产聚碳酸酯(PC)的原材料,具有类雌性激素的作用,它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胎儿和儿童健康。研究发现,高温会加速双酚A的释放。因此消费者在选购塑料水杯、奶瓶等产品时需要注意“一看二闻三动手”,即看标识信息是否齐全,包括材料名称及代号、生产许可证标志及编号、生产企业信息、使用注意事项,还要观察材料里面有没有杂质,颜色太深的尽量不要选择;闻闻有没有刺鼻异味;动手捏一捏,如果容易变形开裂,很有可能是劣质材料生产,尽量不要购买。

  3、加贴日期标签的不能买

  2013年1月1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正式实施。但是食品包装标识错印、缺印,甚至不印等问题一直存在,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证。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食品包装上必须标注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五大类),日期标示不能有加贴、补印或篡改。

  4、外卖盒加热先去盖

  很多发泡餐盒、糕点盒、咖啡杯盖、透明餐盒盖等都是聚苯乙烯(PS)材质。由于PS材质的不耐热特性,不能将其放入微波炉或蒸屉中加热,也不能盛装炒菜、热汤、热油等热食或含有油脂的食物。在购买热饮、热食后,不要盛放太久。

  5、发泡餐具尽量不用

  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1号令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淘汰类”中删除,但发泡餐盒尚未纳入QS生产许可,因此其生产、使用和监管都存在很大难度,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消费者在打包及用餐时最好不要使用发泡餐盒。

  6、金边陶瓷餐具要慎选

  陶瓷餐具的主要危害来自于釉上颜料中的重金属。市场上总能看到一些看起来很高级的、带有金边或银边的陶瓷餐具,实际上这些金边银边是铅、铬、汞、镭等,这些重金属会影响智力发育、血液、肝脏和骨骼,最终导致癌症。建议不要选用内侧带有彩饰的陶瓷餐具;选购时,可以用指甲刮,如果釉彩能用指甲刮掉,就可能是重金属超标的劣质产品;买回的陶瓷餐具,应先用开水煮5分钟,或者用醋浸泡2——3小时,以降低釉彩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如果浸泡过程中餐具颜色发生变化,最好弃之不用。

  7、杜绝购物袋包食物

  市场上的塑料袋主要有普通塑料购物袋和连卷袋(点断袋)两种。普通塑料袋的主要材质为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用于提携物品。连卷袋的主要材质是聚乙烯(PE),属于食品级,用于包裹食品。但是,塑料袋的使用很混乱,特别是街边小贩,常常用没有任何标识信息的塑料袋包裹食品。这类没有印“食品用”字样及QS生产许可信息的塑料袋是不能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应拒绝使用。

  8、易拉罐别对嘴喝

  易拉罐的内扣留片式设计,使用时会与内装液体直接接触,并且罐体上可能会沉积灰尘、滋生细菌等微生物,直接对嘴饮用会对健康造成威胁。建议在饮用易拉罐饮品时,最好使用吸管或倒入杯中,减少内扣留片与饮品的接触。

  9、方便面碗外侧别贴嘴

  目前,大部分的方便面桶最外层为光油层,与人嘴直接接触,因此必须符合食品级要求。然而,光油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内含30——40种不同成分的化学物质,很难确定其是否符合食品级要求,国家也未出台相关标准。因此,消费者要从自身下手,不用方便面碗喝汤,做到嘴不贴碗、餐后洗手。

  借鉴中国的一句固话,“病从口入”。食品的质量不安全,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活、生存、延续,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